• 1
  • 2
  • 河北工程大学
广西师范大学
当前位置: 研招在线 > 研招资讯 > 招生资讯 >

探访成都“没有围墙的大学”:把课堂搬进园区 首批193名研究生毕

探访成都“没有围墙的大学”:把课堂搬进园区 首批193名研究生毕业了

研招在线免费为您提供全国各大高校研究生报考、MBA招生、复试、调剂、招聘等信息!

研究生招生简章,点击进入研究生招生简章>>           MBA招生信息,点击进入MBA招生>>

研究生考研备考,点击进入研究生考研备考>>           研究生考研复试,点击进入考研复试>>

研究生考研调剂信息,点击进入考研调剂>>             研究生考研院校信息库,点击进入院校信息库>>


“我们宿舍4个人都找到了心仪的工作。”7月4日,成都信息工程大学2021级区块链产业学院的梁浩(化名)告诉记者,作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双流新型产业学院”首批毕业生,他们“试水”了一所真正意义上的“没有围墙的大学”。

在成都芯谷澜谷科创园,这所大学走出了传统的“象牙塔”,没有校门、围墙和门卫,低调地“藏在”在一栋栋写字楼之中,今年却有首批193名研究生毕业。

这是一所什么样的大学?为何将研究生课堂搬到了园区?记者对话了首批毕业生代表和该校相关负责人。

首批硕士毕业了

毕业照是在一个产业园区拍的

在一张毕业照里,一群教授、导师和学生们穿着学位袍,个个都笑得很明媚。值得关注的是,他们的拍照地点不在传统的大学里,而在成都芯谷产业园。

他们是“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双流新型产业学院”的首届毕业生,共有193人。他们于去年11月从原校区搬到了成都芯谷产业园。从此,园区变成了校区。他们像普通学生一样上课学习、做作业、做实验……同时,他们住在企业“隔壁”,和企业员工吃一个食堂,又似乎提早进入了社会。

梁浩是首届毕业生之一,就读于区块链产业学院。“这里能近距离接触企业,了解公司是如何运营的,员工在岗位上做些什么工作,学什么知识才能达到岗位要求……”谈到新校区,梁浩很满意。他认为,“象牙塔”与企业之间那一面隐形墙,在这里被彻底打破了。

其次,住宿和餐饮的“升级”也让梁浩很满意。“四人间宿舍变成了一室一厅,还带独立卫生间和厨房,面积比原校区宿舍扩大了一倍。”他高兴地说,学生们可以在园区食堂用餐,口味和菜品也让他很认可。

当然,梁浩也有遗憾之处。“我们研三才搬进来,毕业时间紧迫,我没来得及在芯谷就近找到更合适的工作,因此就去了深圳就业。”他说,以后的学弟、学妹们就有大把时间在这里享受上学、实习、就业的“一条龙”服务了。

大学为何进园区?

这里的产业定位需要这些人才

如果不是门口挂了两块牌匾,你很难发现“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双流新型产业学院”处于产业园内。

“我们是把学校开到了企业堆里。”成信大科技园副总经理王强告诉记者,2023年11月,成信大双流学院正式入驻成都芯谷,该学院的500余名研究生陆续搬入。周围有成都芯谷产业园的近200家企业。

这不仅是一场物理空间的搬迁,更相当于是一次大魄力的“改革和重组”。迁入的师生们来自原校区的4个实体学院,分别是通信工程学院、光电工程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和区块链产业学院。这4个学院在双流“重组”成3个产业学院:集成电路产业学院、网络空间安全产业学院、区块链产业学院。

“重组”后的学院前面均多了“产业”两个字。管理机构也发生了变化,成立了管委会,下设了产业中心、项目中心、成果中心、评估中心等。

为什么是这些学院?“因为芯谷有近200家企业,这里的产业定位需要这些人才。”王强说,他们以企业所需进行了精准输送,让学生走出“象牙塔”与企业进行深度接触。下学期他们还计划邀请企业人员来当讲师,让学生深入企业做项目,学校也“认学分”。

学院相关负责人:

“有时感觉自己像招商专员”

“我们不仅仅是在办学,不能单纯地定义为一个办学点。”在双流新型产业学院管委会主任陈智勇看来,“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双流新型产业学院”的另一重身份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王强更是开玩笑说,有时候觉得自己像一个“招商专员”。

那么,这所大学在地方扮演了什么角色?

“我们调动了‘内伙子’,发动校友资源,邀请他们来园区投资。”王强说,学院掏出“家底”,充分发挥所长,利用自身资源,充当企业与政府的桥梁,已经为园区引进了19个项目。此外,气象领域是该大学的优势学科,不久前,他们邀请了全国气象行业3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来成都交流,交流结束后就有2家公司提出要来园区落户。

一方面“引进来”,另一方面“走出去”。“过去半年,我们谈过上百家企业,面对面的就有五六十家。”陈智勇说,企业需求与科研成果要实现充分“契合”,离不开 一座“桥梁”,才能实现转化。目前,这座“桥梁”正在发挥作用,已经有园区的企业投资了学院的科研团队。

半年时间的“磨合”,时间并不长。这所“没有围墙的大学”是否能沿着其预定的轨迹,实现相辅相成的“初心”?陈智勇和王强对此很乐观,他们都提到了同一句话:“创新在高校,转化在双流,应用在企业”。

新闻链接

产教融合的一次改革

2021年7月,成都市双流区人民政府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签署深化校地合作共建协议,双流新型产业学院正式落户成都芯谷,项目选址在成都芯谷研创城内澜谷科技园4-2号楼。这是模式的创新,也是产教融合的一次改革,打造了一所“无围墙的大学”“建在园区的大学”。经过两年多的筹备,2023年12月,“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双流新型产业学院”首批师生正式入住。(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刘秋凤 实习生 倪慧)

来源:https://yz.chsi.com.cn/kyzx/yxzc/202407/20240708/2293301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