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合肥师范学院教育硕士研究生
研招在线为您提供全国各大高校研究生报考、MBA招生、复试、调剂、招聘等信息!
点击查看招生简章▇ 点击查看MBA招生▇ 点击查看考研备考▇ 点击查看考研复试▇ 点击查看考研调剂 ▇ 点击查看院校信息库 ▇
	  一、学校简介
	  (一)办学历史
	  合肥师范学院坐落在“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安徽省省会合肥市。学校前身是安徽教育学院,创建于1955年,2007年改建为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是全国首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国培计划”示范性培训项目实施单位、“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试点单位、“十三五”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工程实施高校,安徽省首批“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创业学院”立项单位。学校现有锦绣、滨湖、三孝口三个校区,校园面积1295亩。
	  (二)师资力量
	  专任教师942人,其中正高88人、副高296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人、二级教授5人、“115”产业创新团队2个、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13人、省特支计划创新人才1人、省高校学科拔尖人才2人、省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4人、省宣传文化领域青年英才1人、省教学名师18人、省级教坛新秀24人。
	  (三)科学研究
	  学校现设15个学院,本科专业57个,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向11个,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共15495人;国家一流专业1个,省级一流专业13个、特色专业8个、精品课程16门、精品线下开放课程8门、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41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实验项目6项;国家、省两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项目16个、省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6个、省级示范实验(习)实训中心9个、省级教学团队20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22个、省级一流本科人才示范引领基地3个,2015年以来获省级教学成果45项,其中特等奖3项、一等奖14项。我省首个高校足球学院——合肥足球学院设在我校。
	  学校建有中国南方蓝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电子信息系统仿真设计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安徽省微波与通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魂芯DSP(数字信号处理)产业化研究院、安徽省光电探测科学与技术实验室等重点科研平台9个,校级科研机构24个。近五年,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54项;发表学术论文1810篇;出版著作、教材120部;获国家专利420项;获安徽省科学技术奖5项。
	  (四)师范品牌
	  学校承扬师范办学传统,打造服务安徽基础教育品牌。学校是“国家中西部地区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安徽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主要专家单位;挂设有安徽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安徽省教育管理干部培训指导中心、安徽省教师资格认定中心;牵头组建“安徽基础教育发展联盟”;与台湾铭传大学合作建立“安徽教育中心”。
	  (五)研究生教育
	  学校有着良好的师范底蕴,有一批学术造诣深、理论联系实际、致力于基础教育研究的优秀教师。合肥师范学院自2012年开始招收教育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领域)现有11个,招生类别包括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证书和研究生毕业证书。
	  学校坚持以生为本,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学习氛围浓厚,培养质量较高。学校建有完善的奖、助、贷政策。
	  (六)未来发展
	  面向未来,学校秉承“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优良传统,坚定“举行知旗,走应用路,创师范牌”,立足安徽,面向全国,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
	  二、报考指南
	  (一)培养目标
	  主要培养适应中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掌握现代教育科学理论、学科教学和管理理论,“乐教懂教、善教会管”,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教学研究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的教学研究型中学教师及教育领域管理人才。
	  (二)招生专业及培养形式
	  招生专业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学习形式。本年度非全日制研究生原则上招收在职定向中学教师。
	  (三)2020年招生领域及计划
	  1.全日制招生领域(11个):学科教学(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政、美术、体育)、教育管理、心理健康教育。拟招生205人。
	  2.非全日制名额较少,各专业(领域)原则上实行轮流招生,为满足广大在职教师的愿望,今年招生领域(4个):学科教学(语文、数学、外语、化学)。拟招生17人。
	  招生总计划:拟招222人,各专业(领域)名额间可适当调剂,最终以教育部下达当年计划数为准。2021年不招收同等学力研究生。
	  (四)激励机制
	  1.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享受奖助政策
	  (1)国家奖学金:2万元/生(以当年下达计划数为准)。
	  (2)国家助学金:600元/生·月(有工资收入除外)。
	  (3)新生入学奖学金:第一志愿报考我校并被录取且初试成绩在一志愿录取考生中排名前50%的,在完成入学报到缴费手续后,学校给予一次性奖励。其中,初试成绩排名前10%(含10%)的考生一次性奖励8000元,初试成绩排名前10-30%(含30%)的考生一次性奖励4000元,初试成绩排名前30-50%的考生一次性奖励2000元。如若初试总成绩相同考生,按照复试后总成绩排名给予奖励。
	  (4)学业奖学金:2000-8000元/年/生。
	  (5)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比例约30%,结题最高资助额度2000-3000元/项,自由申报,择优立项。另有一定数量的自筹经费创新基金立项。
	  (6)学校“三助一辅”岗位:劳酬240元/生·月。
	  (7)校际交流项目:研究生在读期间可申请校内外高校交流学习。设有“江博教育硕士奖学金”、“皖新传媒奖学金”等专项研究生奖学金,申请成功者可获得2000元校际交流研修资助。
	  2.非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奖助政策依据相关文件执行。
	  (五)收费标准及学制
	  1.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年收费标准:8000元/年,基本学制2年;
	  2.非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年收费标准:8000元/年,基本学制3年.
	  学生完成所修课程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六)报考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学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
	  (2)具有国家承认学历的大学本科毕业的历届生;
	   (3)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注:其中,报名参加全日制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还须符合: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七)报名
	  1.报名采取网上提交报考信息和现场照相、确认的方式。考生须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报名。网上预报名时间:预计在2020年9月;正式报名时间预计在2020年10月,具体看国家统招通知。
	  2.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3.现场确认的时间和地点,请考生务必关注自己所申请报考点省市考试机构官网(如报考点为合肥市的考生须关注合肥市教育考试院的“合肥招生考试网”)。
	  4.预估考生可在2020年12月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下载打印《准考证》。
	  (八)考试
	  1.初试
	  (1)预估初试时间:2019年12月。
	  (2)报考我校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考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33-教育综合和90X-(学科教学方向)/(教育管理方向)/(心理健康教育方向)。
	  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二由教育部统一命题;2021级教育综合(按国家2019年新考纲)也拟由教育部统一命题;学科教学方向/教育管理方向/心理健康教育方向为我校自命题科目。
	  2.复试
	  (1)复试时间:预估约为2021年3月。
	   (2)复试形式及内容:预估包括专业笔试、面试、线上复试等多种形式。
	  (3)复试比例及权重:实行差额复试。差额复试比例及初试、复试权重等由我校根据本学科、专业特点及生源情况在复试前确定。
	  (4)复试不合格考生不予录取。
	  无论何时发现弄虚作假者,学校均将取消其报考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
	  供参考的合肥师范学院2021年
	  教育硕士研究方向及拟考试科目(暂估) 
| 序号 | 学科专业代码 | 研究方向、代码 | 国家统考初试科目 | 国纲校题初试科目 (国家新大纲) | 校自选初试科目 | 校自选复试科目 | 所属学院 | 
| 1 | 0451-教育 | 学科教学(语文)045103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4-英语二 | 333-教育综合 | 903-语文教学论 | 中国现代文学 | 文学院 | 
| 2 | 学科教学(数学)045104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4-英语二 | 333-教育综合 | 904-数学教学论 | 数学分析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
| 3 | 学科教学(英语)045108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4-英语二 | 333-教育综合 | 908-英语教学论 | 综合英语 | 外国语学院 | |
| 4 | 学科教学(物理)045105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4-英语二 | 333-教育综合 | 905-普通物理学 | 物理教学论 | 物理与材料工程学院 | |
| 5 | 学科教学(化学)045106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4-英语二 | 333-教育综合 | 906-化学教学论 | 无机化学 |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 |
| 6 | 学科教学(生物)045107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4-英语二 | 333-教育综合 | 907-生物教学论 | 普通生物学 | 生命科学学院 | |
| 7 | 学科教学(思政)045102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4-英语二 | 333-教育综合 | 902-思想政治教学论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 8 | 学科教学(美术)045113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4-英语二 | 333-教育综合 | 913-美术史 | 素描半身像 | 艺术传媒学院 | |
| 9 | 学科教学(体育)045112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4-英语二 | 333-教育综合 | 912-体育教学论 | 田径 | 体育科学学院 | |
| 10 | 教育管理045101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4-英语二 | 333-教育综合 | 901-教育管理学 | 管理心理学 | 教师教育学院 | |
| 11 | 心理健康教育045116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4-英语二 | 333-教育综合 | 916-心理健康教育 | 发展心理学 | 教师教育学院 | 
	  (九)联系方式
	  单位代码:14098
	  通讯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莲花路1688号行知楼1707室
	  邮政编码:230601
	  联系部门:研究生处
	  联系邮箱:yjscyz@hfnu.edu.cn
	  研究生处网址:http://yjsc.hfnu.edu.cn/
	  本稿中如有内容与教育部及安徽省最新政策相冲突,我校将按照教育部及安徽省最新政策执行。
来源:http://yz.kaoyan.com/hftc/luqu/5f14480896e2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