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马克思主义学院概况 学院主页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发布时间:2025-10-10   来源:长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研招在线   本页浏览次数:

 

一、学校简介

长江大学办学历史悠久。学校于2003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湖北省人民政府下文,由原江汉石油学院、湖北农学院、荆州师范学院、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办学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36年。目前学校是湖北省属高校中规模最大、学科门类较全的综合性大学,是国家“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入选高校,湖北省重点建设的四所高水平大学之一,湖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也是湖北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共建和湖北省人民政府与农业农村部共建的高校。在研究生培养历史上,学校198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9年获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

长江大学地处文化胜地。学校在荆州市、武汉市两地办学,校园环境秀丽,景色宜人,被评为湖北省园林式高等学校。荆州校区位于长江中游的历史文化名城湖北省荆州市,这里是春秋时期楚国的都城,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和三国文化的集中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万里长江、美在荆江,校园依江而建,风光旖旎。武汉校区位于“知音故里,中法新城”的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这里南依长江、北托汉水,九省通衢、交通便利,波光粼粼的知音湖三面环绕校园,春秋时期“伯牙子期相遇结知音”的故事发生于此。

长江大学师资队伍雄厚。学校现有教职工3055人,专任教师1928人。专任教师中,教授364人,副教授81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158人。获批国家、省部级人才项目、专家称号人选310人,其中国家级人才、专家54人。现有博士生导师159人,硕士生导师1347人,兼职博士生导师71人,兼职硕士生导师701人。

长江大学科研实力强劲。近3年来,学校共主持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14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2项,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9项,并在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重点项目上获得突破。获国家和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26项。出版学术专著78部,发表高水平论文3589篇。近5年来,获国家、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50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3项。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新时代、新目标、新作为,长江大学作为一所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大学,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能源和粮食“两个安全”、着力教育和医疗“两个民生”、融入长江大保护和碳达峰碳中和“两个战略”,扎根湖北大地,弘扬荆楚文化,以特色发展和融合发展推进内涵式发展,奋力谱写高水平大学建设新篇章。

二、学院简介

长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是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务院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于2011年5月从长江大学原政法学院中独立出来组建的教学和研究机构,承担全校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学士点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的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任务。学院2018年入选湖北省示范思政课教学基地,2023年入选湖北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示范校和示范区建设牵头高校。

学院下设政治系等11个教学机构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等6个科研机构,主要承担全校本科生、硕士、博士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的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任务。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7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27人,博士23人,硕士生导师35人,兼职硕士生导师11人,湖北省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中青年理论家培育计划5人。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含第二学士学位)340人,研究生(含非全日制)195人。经过多年的教育实践和学术积累,学院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等二级学科方向,逐步形成了有重点、有特色、有层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格局。

科研机构一览:

省级:湖北省域基层治理研究中心、生态文明研究中心

校级:廉洁建设研究中心、中西哲学与文明互鉴研究中心

院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红色书信研究与传播中心、能源战略与能源外交研究中心

近几年来,学院在教学、科研方面均取得了可喜成绩。学院入选湖北省示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地、《生命长江》课程入选国家一流本科课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入选湖北省一流专业、10堂课入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名师示范课堂”。学院教师在SSCI、CSSCI及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7篇,3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获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教育部和其他省级以上研究项目24项;出版学术专著25部;获各类教学奖励10多项;举办高水平学术会议10余场。

学院资料室藏书丰富,建有专门的“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阅览室”、期刊阅览室、VR虚拟仿真实验室、研究生自习室、活动室,为研究生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学院研究生培养质量高,就业率多年保持在95%以上,且有多名应届毕业研究生考取北京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名校博士研究生。

三、招生计划

2026年,我院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教学(思政)两个学科专业方向,招收研究生(全日制、非全日制)65名左右(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硕45名左右,含推免生2名左右;学科思政20名左右),具体招生人数以教育部、学校下达的计划为准。招生专业目录如下表所示: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招生类别

考试科目

业务课参考书目

0305

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区分方向)

全日制/非全日制

学术型硕士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

③610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④804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③李秀林、王于、李淮春主编,杨耕修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六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2年7月版。

④沈壮海主编:《新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3年7月版。

045102

学科教学(思政)

全日制

专业型硕士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33教育综合(全国统考)

④804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③采用全国统考卷,学校不指定参考书目;

④沈壮海主编:《新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3年7月版。

注:上述专业招生计划、专业研究方向、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等信息,详见长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网站:https://mks.yangtzeu.edu.cn/index.htm;或长江大学研究生院网站:https://gs.yangtzeu.edu.cn/;或加入长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6年研究生招生QQ群(198473990)咨询。

 

四、学费标准及学制

我院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费标准为8000元/人·年,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费标准为12000元/人·年,按照基本学制3年计算。

五、奖助学金

学校、学院设有多种奖助学金,帮助学生免除生活之虞,能够全身心投入学习、科研,具体类别包括:

1. 国家助学金

凡被我院录取的国家计划内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定向就业除外),均享受“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为6000元/人·年。

2. 国家奖学金

国家奖学金每年评选一次,标准为20000元/人·年,凡录取至我院的国家计划内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定向就业除外),符合条件者均可申请参评。

3. 学业奖学金

凡录取至我院的国家计划内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定向委培除外),均享受“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一年级学业奖学金分类、标准为:一等奖10000元/年•人,二等奖8000元/年•人,三等奖2000元/年•人。获奖比例按当年度《长江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审工作实施细则》执行。

4.“三助”津贴

录取至我院的国家计划内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从事助研、助教、助管等工作的,可获得相应的岗位津贴,一般为30-40元/学时。

以上内容未尽之处,以国家和学校规定为准。

联系人:李老师        咨询电话:0716-8060733

邮  箱:1520683756@qq.com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咨询QQ群:198473990

研究生活动掠影

研究生党支部社会实践

研究生论文报告会

学位论文答辩会

经典著作研读班

研究生学习场所

 

经典文献阅览室

期刊阅览室

自习室

虚拟仿真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