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研招在线>山东航空学院简介
学院简介 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 2025年招收硕士研究生专业目录信息表 学院主页

山东航空学院简介

发布时间:2024-10-08   来源:滨州学院   编辑:研招在线   浏览次数统计:

山东航空学院是山东省人民政府直属的普通本科高校,坐落在兵圣孙子故里、渤海革命老区、美丽富饶的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滨州市。学校前身是始建于1954年的北镇师范学校,2004年改建为滨州学院,2012年、2018年分别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审核评估,2021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首批支持单位,2023年更名为山东航空学院,2024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办学70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弘扬“自强不息,守正出奇”的学校精神,秉承“明德、砺学、日新、致远”的校训,力行“求实、严谨、团结、奋进”的校风,坚持自身办学特色,服务国家和行业重大需求,解放思想、团结奋进,改革创新、追求卓越,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大幅提升。目前,学校占地1912亩,设有19个二级学院、3个直属科研机构,有58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全日制普通在校生20300余人(其中本专科生20200余人,研究生160余人)。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将思政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获批省级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省级首批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深化“引入、对接、共建、融合”,建立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协同育人机制,大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着力打造与产业密切结合的航空航天、生态环境、新型化工、机电、信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教师教育8大应用型专业群。拥有12个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6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师范专业认证,获批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课程44门。建有1个国家级实践教育基地、2个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立项国家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省级教改项目70项。近三年,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国家级奖项4200余项、省级奖4400余项,立项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69项,连续两年入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前300名,连续三年入围全国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竞赛榜单前100名。毕业生考研升学率稳定在30%以上、高质量就业率保持在50%以上,已为国家输送了22万余名优秀人才。

学校坚持学科引领,构建起以应用型学科链为主体,以服务航空学科群和服务区域学科群为两翼,以理学、信息、人文学科群为支撑的“一体两翼三支撑”学科布局。重点打造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生态学为主干学科的雁阵式学科结构,形成以工科为主,文、理、经、管、教、艺协同发展、航空特色和区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学科体系。建有应用数学、生态学等7个省级重点学科,拥有交通运输、资源与环境、数字经济、体育、博物馆、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土木水利、生物与医药、设计11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行列。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现有专任教师近1200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30余人、高级职称教师450余人、“双师型”教师550余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泰山学者、省突出贡献专家、省教学名师等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40余人次,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优秀导学团队、高校青年创新团队等省级教学科研团队24个,打造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学校坚持创新驱动,精心打造航空航天、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等特色研究品牌,建有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通用航空运行与制造工程研究中心、山东省航空材料与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12个省部级创新平台、7个省高校创新平台。近五年,立项国家级科研项目59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24项,年均到账科研经费近亿元,发表SCI、SSCI、CSSCI、EI、CSCD、中文核心等高水平论文800余篇,出版专著260余部,授权发明专利300余项,荣获7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6项重要社会力量奖、国家金桥奖,获批山东省技术转移服务机构。

学校坚持特色发展,2005年设置飞行技术专业,填补了山东省航空学科高等教育的空白,成为全国首家培养飞行员的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现有面向航空领域培养人才的二级学院14个,开设飞行技术、飞行器设计与工程等航空类相关专业(方向)52个。建有山东省航空材料与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12个航空类省级、厅级科研创新平台,拥有141航校等7个中国民航局行业资质平台,是全国拥有航校的三家本科高校之一。与航空航天类企业联合建立实践教学基地149个,与32家企业“订单式”联合培养航空航天人才,已培养飞行器设计、飞行器制造、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飞行驾驶、机务维修、签派管制等航空航天专门人才8000余人,630余人升任机长,成为全国重要的航空航天人才培养基地。

学校坚持开放融合,围绕交通强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和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需求,实现省市共建,深化产教、科教融合、校地、校企合作,承担社会服务项目900余项,签署各类合作协议300余个,合作单位达到200余家,建设产学研合作基地、平台70余个。继续教育累计培养培训各类人才6万余人。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与60余所国(境)外大学、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现有飞行器制造工程、交通运输2个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教育项目,每年选派百余名师生赴国(境)外交流学习。

学校工作得到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先后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全国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服务工作先进单位”等40余项省级及以上荣誉称号。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学校飞行学院党总支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2024年获评教育部“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中国教育报》《中国经济导报》《中国民航报》《大众日报》《高教领导参考》、光明网、大众网等媒体多次对学校建设和发展情况进行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