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华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前身为始建于1920年创办的吉林省立职业学校,在100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先后更名为“吉林工业专门学校电机科”“吉林冶金电气化专科学校自动控制系”“吉林电气化专科学校自动控制系”“吉林电气化高等专科学校自动控制系”“北华大学工学院自动控制系”“北华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北华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北华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学院现有教职工98人,其中专任教师80人,正高级职称22人,副高级职称33人,具有博士学位35人,硕士生导师32人;现有全日制本科生2400余人、硕士研究生155人。
学院拥有一支优秀人才队伍,其中吉林省教学名师2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2人、吉林省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全国创新创业先进个人1人、长白山技能名师1人、春苗人才1人;拥有吉林省高等学校本科优秀教学团队2个、吉林省科技创新团队3个;引进长白山讲座教授、柔性引进人才和长白山技能名师各1名,兼职教授4名。
学院的电气工程学科建于1958年。2005年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二级学科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批吉林省重点学科,2011年电气工程一级学科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2018年获批吉林省优势特色A类学科,2023年学院获批先进能源装备未来技术学院(吉林省共7个)。现有电气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能源动力专硕和电子信息专硕授权点。电气工程(0808)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在电机与电器(080801)、电力系统及自动化(080802)、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080804)和电工理论新技术(080805)4个二级学科招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能源动力(0858)专硕授权点在电气工程(085801)专业领域招收专业型硕士学位研究生;电子信息专硕授权点在通信工程(085402)、控制工程(085406)和人工智能(085410)3个领域招收专业型硕士学位研究生。
学院拥有1个国家行业工程研究中心、4个省级科研平台、22家校企合作实践基地(其中2个省级基地)、12个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及17个基础和专业实验室。近五年,科研经费达五千余万元;获得省部级科技奖项14项;发表SCI、EI期刊检索论文近百篇;获授权专利48件;出版高水平专著7部。学院获批“先进能源装备未来技术学院”(全省共7个),为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学院现有5个本科专业,包括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机器人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其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现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国家工程教育认证通过专业”“国家A类特色专业”“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十二五省级特色专业”“省特色高水平专业A类”“省品牌专业”“省卓越工程师2.0建设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自动化专业现为“省一流专业”,通信工程专业与美国康奈尔学院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学院拥有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7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3项,公开出版以国家级规划教材为代表的各类教材27部。近5年,主持国家级教改课题11项、省级教改课题33项(其中重点课题3项);教师教学讲课竞赛国家级奖项10项(一等奖3项)、省级奖项17项。
学院紧密围绕“教学是立院之本,科研是强院之路,人才为兴院之根,特色为荣院之径”的发展方针。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专业建设为主线,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依托,以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重点,不断完善办学功能,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增强办学实力。以“教科产一体化”为特色,围绕电力、有色、冶金行业以及区域需求,不断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完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手段,突出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形成以电气工程学科为引领的创新实践人才培养模式。
立足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三全育人”、“五育并举”综合改革,突出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夯实科学教育根基,彰显工程教育特色,紧密围绕学校“具有地方特色的综合性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建设目标,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创新型工科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