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是中国科学院设在东北地区的综合性地理学、农学、生态学、环境科学与技术研究机构和人才培养基地,于2002年由原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和原中国科学院黑龙江农业现代化研究所整合组建而成。研究所重点开展农业生态、湿地生态、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环境科学与技术、区域发展等学科领域的研究,旨在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做出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贡献。
“十二五”期间,研究所重点强化东北主要作物新型种植模式与关键技术、沼泽湿地碳收支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等领域的研究并可望取得突破;同时重点培育大豆重要性状形成机理与分子育种、黑土农田地力提升及其关键技术、苏打盐碱地高效治理关键技术、退化湿地恢复与人工湿地构建等重要研究方向。
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与优化。2012年在岗职工307人,其中科研人员186人(拥有博士学位者占77%)。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15人。中国科学院外国专家特聘研究员8人。
科研平台稳步发展。设有湿地生态与环境、区域农业、遥感与地理信息、东北区域发展等4个研究中心;建有中国科学院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黑土区农业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豆分子设计育种重点实验室、吉林省碱地生态经济工程实验室、吉林省生态恢复与生态系统管理重点实验室(联合共建)、黑龙江省黑土生态重点实验室等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建有黑龙江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及东北湿地观测研究网络、黑龙江海伦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长春净月潭遥感实验站、大安碱地生态试验站、长岭草地农牧生态实验站等一批野外台站。
科技创新取得丰硕成果。“机载三频段微波辐射计及其应用”、“第二松花江水系污染与水资源保护的研究”、“重点粮区主要农作物遥感估产”、“松嫩-三江平原中低产田治理和区域农业综合发展技术研究与示范”、“重度苏打盐碱地顶级植被快速恢复核心关键技术的创新与应用”等一批成果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近年来,在Nature、Science、PNAS等国际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有关中国低碳城市战略、中国粮食需求解决途径与挑战、大豆光周期调控开花研究等成果。
自主创新成果的应用、推广成效显著。高稳定、低功耗的多频段微波辐射计,成功应用于“神舟四号”飞船,对地球大气、海洋、陆地参数进行了有效探测;以科学确定最佳垄(行)向垄(行)距为核心的农作物高光效种植模式在东北地区示范推广,使得作物单产增加8%~20%;以改土为基础的苏打盐碱地快速高效治理利用技术在松嫩平原西部示范应用,使得pH达10.5以上的重度盐碱地在开垦当年水稻产量即达400公斤/亩以上、第3年可达533公斤/亩;高产、优质的“东稻”系列水稻新品种和“东生”系列大豆新品种,均得到较大规模的推广,其中“东稻4号”被吉林省确定为2013年该省主导水稻品种之一。
研究生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现有地理学、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等3个一级学科博士培养点,包括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生态学、环境科学等5个博士学位授予专业;拥有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生态学、环境科学、遗传学等6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予专业,环境工程、生物工程等2个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授予专业。2012年在读研究生181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00人、硕士研究生81人。有地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等2个博士后流动站。
国际合作不断拓展和深入。研究所与德国马普学会化学研究所、俄罗斯太平洋地理研究所、日本地球环境综合国立研究所、日本北海道大学、日本作物研究所、澳大利亚联邦科工组织水土研究中心、韩国国家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等分别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在学术交流、合作研究及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建立了稳定的合作机制。
主办的学术刊物有:地理科学、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湿地科学、土壤与作物。
挂靠学术组织及学会有:中国科学院湿地研究中心、中国生态学会湿地生态专业委员会、吉林省地理学会、吉林省遥感学会、吉林省环境学会环境地学专业委员会、黑龙江省黑土资源保护与利用学会、世界黑土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