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中医药大学始建于1958年,其前身是成立于1954年的湖北省中医进修学校,是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唯一一所普通全日制中医药高等院校,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合格评估优秀学校。学校位于湖北省武汉市,分黄家湖和昙华林两个校区办学,总占地1610亩,其中座落在武昌黄家湖大学园区的新校区是主校区,占地1410亩,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
校本部现有教职工1200人,专任教师800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310人,其中教授103人,博士生导师78人,硕士生导师(含联合培养单位导师)570人,拥有一批在全国中医药界知名专家教授。现有34人享受国务院及湖北省政府特殊津贴,20位省"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还特聘5名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院士作为我校学术委员会校外委员;聘请6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为学校"楚天学者"特聘教授。学校是一所多科性全日制普通高校,拥有医、理、工、管、文五个学科门类。
1978年,学校开办研究生教育,是全国首批招收中医专业研究生的高等院校之一;1993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是湖北省最早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的省属院校;2007年被批准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9年我校获得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得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学校现拥有中医学和中药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涵盖中医学和中药学1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拥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药学、管理科学与工程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共有临床检验诊断学等23个硕士点,是全国首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试点单位之一;现有普通高校全日制在读研究生1100人;1999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育部评为"全国研究生培养和学位管理先进单位"。
学校现拥有中医学、中药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为湖北省首批获得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省属高校之一。学校现有内经学、伤寒学、针灸学、中医肝胆病学、中医肾病学、中医脑病学、中医药信息学、中医诊断学、中医老年病学、中医护理学、药用矿物学、中药炮制学、临床中药学、中医传染病学、中医文化学15个国家局级重点学科,中医学1个省级重点优势学科,中药学1个省级重点特色学科,护理学1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形成了以中医药学科为主干,多个相关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学校建有国家中医肝病临床医疗中心、全国中医医院信息管理中心、全国针灸临床治疗中心湖北分中心、全国中医药文献检索中心湖北分中心4个国家部局级医疗、研究中心及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Ⅲ级实验室,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建有教育部中药资源与中药复方重点实验室、湖北省中药资源与中药化学重点实验室、湖北省中药标准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湖北省中小企业共性技术(中药研发工程)推广中心、武汉市中药创新与规范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市超临界CO2萃取和大孔树脂纯化技术中试基地等教学科研平台,另有10个院级研究所。学校在内经学、伤寒学、针灸学、中医药治疗肝病、心血管病、肾病、甲状腺病以及中医信息工程、中药资源与中药新药研究开发等领域具有较明显优势和特色。
学校有1所直属附属医院、7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均为三级甲等医院,共有病床5540张。学校直属附属医院现为国家十大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之一,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4个,省级重点专科5个。另有104所教学医院、实习医院等实践基地,现有的实践教学和实习基地能够满足学校各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学校图书馆是中国中医药文献检索中心湖北分中心,现有纸质藏书103.3万册;建有现代电子图书系统;投入1000多万元建设校园网,覆盖了学校新老校区,现为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授权的"二级节点"单位。学校的教室、实验室、计算机室、语音室、体育运动场馆、学生活动用房、学生宿舍、食堂以及教学仪器设备和图书阅览室,均能较好地满足本科及研究生教学需要。为了提高办学质量和突出特色,我校与湖北省内外三十多所医院和科研院所开展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我校坚持"稳定办学规模,合理调整结构,重在提高质量"的办学思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已有的优势,努力彰显自身的特色,不断推进"特色立校、科技兴校、人才强校"三大战略,把我校建成一所以中医中药学科为主干,多个相关学科协调发展,在我省省属高校中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整体上跻身于国内同类院校先进行列的中医药大学。